红军长征中的哈达铺(连载二)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0-01-02 19:44:33 | 阅读: 2247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 “加油站” 红一方面军从中央苏区江西出发,冲破蒋介石反动集团前绪后追、中截击的重重包围,经过爬雪山、过草地,穿越人烟稀少的藏族地区,红军指战员的身体已非常虚弱了。实际上当时,就连后勤极有保障进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也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中记载,“胡宗南部在松潘,军食至为困难,兵士每日仅吃一顿。”彭德怀同志也在《彭德怀自述》记述:“那时干部和战士真是骨瘦如柴,身体非常虚弱,出腊子口,往哈达铺走的行军途中,时常见到道旁有同志无缘无故倒地就死了。”再据干部团团长陈赓回忆,“长征途中粮食非常紧缺,”在行军途中他曾遇见了一个跟他一样掉队并且非常瘦弱的小红军,见其疲惫的样子,陈赓说:“小鬼,你骑一会儿马吧”还把自己的粮食要分一些给小红军。”可是小红军拒绝了,他一边拍着自己的干粮袋说,“自己有粮食。”还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结果当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小红军已经死了。陈赓吃惊之余,打开他的干粮袋一看,发现里面竟是一个有着很多牙印的牛膝骨…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来到哈达铺后。彭德怀、李富春、林彪、聂荣臻立即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 朱、张、徐、陈及各军首长: 一、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大昌师,缴获甚多,于昨十七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三十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迫击岷州城,敌人恐慌之甚。 二、此地物质丰富、民众汉回各半,十分热烈的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 三、请你们立即继续北进,大举消灭敌人,争取千百万群众,创造陕甘宁苏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 为了迅速恢复红军体力,根据当地物质条件和全体同志的体力消耗情况,总政治部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全军上下每人发一块大洋改善伙食,当时,哈达铺物价比较便宜,五块大洋可买一头肥猪,两块大洋能买一只肥羊,二毛大洋就能买一只鸡或二十多个鸡蛋。加上缴获的鲁大昌部留下的数百担大米、白面和两千多斤食盐,给红军办好伙食改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每个连队都杀猪宰羊,战士的每顿饭都有三荤两素,比过年还吃得好。战士们见面还互相打趣:过年了,过年好啊!军民鱼水情蜡像 总政治部还通知各伙食单位请驻地周围群众一起会餐,每个单位都请了一二十个老百姓,男女老少都有。中央电台局请了四家老百姓,其中有一家回民就单独设了一席。是一对六十多岁的回民夫妇,在餐桌上对红军战士说:“咱们几十年没有见过像红军这样好的军队,鲁大昌在这里住了几年,不但吃不到他们的东西,反而要咱们给他们吃”。老头子话音未落,老太婆抢着说:“唔!交不出粮食还要吊着打呢,红军先生,你们不走就好了!” 杨成武将军也有精彩的回忆:尤其我们这些福建、江西、湖南籍的干部战士,很久没有闻到米饭香了,一见大米、白面,顿时胃口大开。哈达铺的商人可走运了,生意兴隆,有什么都卖完,而且利市三倍。我们团部的几个干部,加上通信员、警卫员、马夫,也来了个小会餐。我们找了一户汉族老乡家,借了他们的锅灶,来了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了不少的菜,真比过年还热闹。我们还请来了房东,房东大爷是一个谦和的老头,他蓄有短须,讲究礼仪,看来读过一些古书。说话慢条斯理,喜欢引经据典。动筷举杯,都连称“红军先生,请!”搞得我们很尴尬。酒过三巡,他有了一点酒兴,才随和多了。当王开团长要再次敬他一杯时,他潸然泪下,解开紧扣的领子,慷慨激昂地说:“红军乃仁义之师,如此尊敬老百姓,自古至今实为不多;红军乃天降神兵,一夜攻克天险,自古至今亦属少见。老汉今年六十有七,愿代表乡里向诸位一拜!”说完拂袖离席,右腿屈膝下跪。我与团长赶快扶起他,连声说:“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与乡亲是鱼水之情!”“鱼水之情,好,佳句!好,鱼水之情,此话甚好!”他坐回席前,然后摇头喟叹道:“诸位,哈达铺自古是重镇,驻有大兵。远的不说,就说那鲁大昌的兵,一驻多年,敲诈勒索,鱼肉百姓。你们初来,就如此赤诚相待,尊敬老人,实令人终生难忘!” ……少顷,他又激动地站起来,提高嗓门呼唤老伴道:“去将那坛寿酒取来,七十岁我提前过了!”原来,房东大爷六十五岁那年用糯米自做了一坛米酒,泡上了当地盛产的当归,埋在地下陈藏,准备七十岁时开坛,与远在外地的儿孙开怀同饮。今天谈得投机,居然提前献出这坛珍贵的酒了。显然,此时此刻,房东大爷的盛情我们是无法推却的。在老人家盛情招待下,我们又一同饮了几杯。我们有的同志站起来,为老人家敬酒。老人家激动得抖动着花白胡子,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连连说:“祝红军北上抗日,旗开得胜!”在相互的祝愿中我们散席。这顿饭吃得时间很长,它留给杨成武将军和大家的印象特别深,主要是由于有房东大爷的参加,使大家的会餐增添了新的意义,尤其是那坛珍藏了多年的寿酒的突然出现,他不仅温暖红军将士们的心,而且使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人民子弟兵和老百姓真是一家人、一条心!党中央和红军有这样的靠山,这样的后台,北上抗日又有谁能挡得住呢?经过休养补给,战士体力得到恢复,精神振奋。毛泽东、张闻天住室旧址 1936年8月,就在中央红军过境哈达铺后的第二年,红二、四方面军相继进驻哈达铺,红二方面军在哈达铺活动二十余天,红四方面军在哈达铺活动五十多天。 1935年9月,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南下,途中部队损失严重,付出了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时的8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在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一再电令下,1936年3月30日,到达贵州的红二、六军团在盘县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根据中革委的意图,放弃在滇黔边创建根据地的方针,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征战,于7月2日,到达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二、六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军总部决定将第三十二军编入二方面军建制。这时,张国焘在党中央的耐心争取和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同意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1936年7月5日,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组织红二方面军及干部任职的命令。命令说:“决以二军、六军、三十二军组织二方面军,并任命贺龙为总指挥兼二军军长,任弼时为政治委员兼二军政治委员。”组成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联袂北上,向甘肃南部前进。红二、四方面军编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北进。红二方面军的建立,使红二、六军团又得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直接领导。7月2日至10日,红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个纵队分别从甘孜、炉霍、绥靖向甘南进发。继红四方面军之后,红二方面军也组成两个梯队,于7月11日由甘孜的东谷出发,在红四方面军左纵队之后跟进,拟经日庆、西倾寺、阿坝、包座等地向哈达铺地区前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证部队顺利地通过草地,共同北上。中共中央于7月27日决定成立西北局,由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朱德等为委员,统一领导红二、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中央西北局于1936年8月5日在求吉寺召开会议,研究分析甘南敌情,制定了《岷洮西战役》计划,决定乘敌主力尚未集中岷州洮州之前,以二、四方面军先机夺取岷州(岷县)、洮州(临潭)和西固(今舟曲)地区,以利继续北进。红二、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由于吃够了远离中央和在雪山草地反复行军的苦头,渴望早日与中央会合,实现党和军队的统一,走上抗日前线。因此,对中央西北局提出的北进之举非常拥护。8月5日至12日,各纵队按照《岷洮西战役》计划,先后由包座出发,向指定地点挺进。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红二军团先头部队到达哈达铺。9月6日,红二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全部到达哈达铺地区,部队驻扎在麻子川、阿坞、哈达铺、理川、脚力铺、宕昌镇一带。 红二、四方面军到达哈达铺后,随即发动群众,成立哈达铺区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游击队。因有1935年中央红军与民联欢留下的深刻影响,哈达铺人民的革命热情十分高涨,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相继在哈达铺辖区较大的33个村子成立了村苏维埃政府。接着,理川、宕昌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所到之处的乡村都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全县共建立苏维埃政府46个,其中区级3个,乡级8个,村级35个,苏维埃主席、副主席、委员共123人。红二方面军司令部旧址 各级苏维埃政府在红军和岷县苏维埃政府的指导下,宣传群众,使群众充分认识到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穷人自己的队伍。组织群众筹办粮秣,各地方苏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筹办粮草活动,46个苏维埃政府个个设粮台,台台抽专人,昼夜收支粮物,接待来往红军,仅哈达铺地区就筹集粮食六万多斤,以及部队所必须的肉、蔬菜、烧柴、饲草等物资。这些粮草、物资不仅满足了部队驻扎期间的全部需要,而且为下一步行军作战准备了足够的物资保证。繁殖游击战争,扩大红军队伍。红二、四方面军在哈达铺、理川、宕昌三区组织了地方武装——游击队,参加队员约二千余人。游击队在红军的指导下,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进行军事训练,使游击队员进一步懂得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要翻身,只有参加红军,拿起武器跟共产党闹革命的道理。他们除苦练杀敌本领外,还积极参加打土豪筹军粮,帮助红军站岗放哨,带路送信等活动。 对此,周龙在自传《红军来到哈达铺》中也有详细叙述:“1936年9月,贺总率领红二方面军最后走出草地,经腊子口,沿撮布沟来到岷州(现岷县)境内的哈达铺。部队为避开敌人主力,继续北上,早日与中央红军会师,从7月离开甘孜后,每天长途跋涉疲于行军,本来沿途人烟稀少,补给就非常困难,通过草地时又是:“风刺骨,炊断粮,野菜皮带填肚肠”的极度艰苦条件,有不少战友被饥饿夺去年轻的生命。红军走过峰峦山涧,常常可以看到有倒在路旁的战士尸体。多么需要停下来进行休整补给啊!这已是当时红军上下一致的渴望。我们到达哈达铺正是秋收季节。由于红四方面军先到这里,主力包围着岷州城。所以,村里的乡亲们都忙着收获秋粮,组织民工队支援前线,整个村子处在一种紧张而又太平,忙碌而又欢乐的气氛中。只有岷州方向的枪声时紧时缓地不断传来。哈达铺距岷州城约三十多公里,位于两山之间,这里出粮食又盛产当归、党参等名贵药材。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糟蹋和地方官吏的长期盘剥压诈,加之交通不便,粮食药材很难运出去,乡亲们祖祖辈辈仍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1935年9月,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红军长征来到这里,才使这座偏僻的小镇像6月的天气火热起来。红军宣传的革命道理铭刻在人民心里,播下的革命种子正萌芽生长。我们刚一进村,乡亲们望着一个个脸色憔悴、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都心疼地流了泪,未等部队驻定,就急忙抬着猪、羊,背上粮食,挑着蔬菜赶来慰问,把好房子腾出来让给红军住,将新做的布鞋塞到战士手里。由于乡亲们的积极支援,各部队筹集了不少粮食物资。从机关到连队伙食很快大变样,粮、菜、肉天天尽饱吃。同志们都高兴地说:“到了哈达铺,吃上白馒头,过年啰!”哈达铺团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关帝庙 红军进驻哈达铺的第三天,贺总和关向应就带上我们几个警卫员骑马到岷州四方面军指挥部去开会。第三、四天再返回哈达铺,村里变得比以前更加热闹,新建立的区、乡、村苏维埃政府正召开群众大会斗恶霸分田地。刚组织起来的游击队扛着刀矛,挺胸昴首高唱:一心当红军,扛枪杀敌人……的战歌在场院上进行操练。大街小巷到处刷写着宣传红军主张的标语口号。村子中间那条不长的街道整天人流不断,街两旁几家小铺子出入者络绎不绝。摆吃食小摊的无忧无虑地吆喝着招揽买主。街上买的东西极贱,记得临去岷州前,我用所发的一块大洋买了四个大白面饼子抱回来,可惜未来得及吃,等开完会回来全都发了霉。部队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经过休整,加上伙食改善,个个脸上浮出润色,干部战士剃掉了出草地以来蓄长的发须,穿上洗补整洁的衣服,显得格外年轻精神。就在大家刚刚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之时,总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发动“成徽两康战役”,扫除障碍以继续北进。打击成(县)、徽(县)、两(当县)、康(县)一带敌人,以扩大政治影响,扩充红军队伍。 9月11日,红二方面军离开哈达铺,兵分三路向东前进。我们在哈达铺虽然只住了十几天,但留下的影响是很深的。时间不长“成徽两康战役”胜利结束,红军渡过渭河迅速北进。一路上每当大家谈论在哈达铺休整的情景,就赞叹不已感慨万分。同志们风趣地说:“哈达铺是我们长征路上的加油站啊!” 杨成武将军后来在他的回忆录《忆长征》中也这样说道:哈达铺整编在整个一年多的征途中,只是那么短暂的几天,可它给我们的印象却非常强烈。确实,毛主席在关帝庙前那鼓舞人心的讲话,给我们增添了战斗的活力,哈达铺也就因此而成们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了。 作者:哈达铺纪念馆 路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