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5-09-08 21:23:25 | 阅读: 1299

微信图片_20210624160345.jpg

    1936年8月,哈达铺这个在中国地图上几乎难以找到的小镇,却迎来了 经过爬皑皑雪山,过茫茫草地的红二、四方面军。他们各个衣衫褴褛,饥瘦不堪,在哈达铺休整的二个月时间里,当地淳朴的人民张开它羸弱热情的胸怀,倾尽所有养育了他们。在此期间扩红建政,建立346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和一支2000多人的哈达铺游击队。


     有位教书先生,他叫柳英。为人正直,助弱济贫,担任游击队秘书,他配合红军宣传抗日主张,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恶霸。组织游击队扩大红军队伍的活动,为红军筹集粮饷,恢复体力,做出了具大贡献。

      红军北上时,游击队随红军北上,但一部分人与匪军鲁大昌部相遇后与红军失去联系。他便带领大家回到哈达铺,不幸的是由于民团告密,寡不敌众被捕。被关押在岷县监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们大义凛然,宁可牺牲,也不肯屈服,有的被木棒活活打死。有的被斧头活活劈死,而柳英却被鲁大昌残忍的将头颅割下挂在岷县城楼示众。英年26岁,在英烈的丰碑上刻着15名游击队的名字。他们身上都流淌着哈达铺的血液,像这样不知有多少红军将士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看着他们的事迹,我们仿佛真切的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

    承如这样一句诗:“燎原火播哈达铺,游击起后土豪哭,英雄热血洒古城,赤胆忠心照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