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的哈达铺(连载三)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0-01-02 19:46:00 | 阅读: 2328

红军长征精神在哈达铺的体现 伟大的长征胜利已经80多年了,对于长征,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以说近乎奇迹。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穿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呢?长征为什么会胜利呢?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是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是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是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长征胜利的精神支柱。长征初期,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的错误战略指导,中央红军仍处于继续被动挨打的境地。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时,为了党中央的安全,为了保卫“马背上的共和国”,红军广大指战员高举着军旗,高喊着“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的口号,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的决战。在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情况下,在党和红军面临险境绝路的情况下,红军广大指战员并没有因为革命遭到巨大挫折而失去对党的信任和丧失对革命的信心,而是始终抱定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和随时为党的事业献身的决心,始终保持理想不移,信念不灭,对党的耿耿忠心不变,跟着党英勇地鏖战在长征的万里征途上。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到到哈达铺时的7000多人,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基本保障。长征途中,红军广大指战员不仅要突破国民党军队重兵的围追堵截,还要征服和战胜来自大自然的各种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种种磨难。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经过的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雪山大都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的红军指战员虽然疲惫不堪、缺衣少粮,但他们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冒风雪,战严寒,在雪山上艰难地前行。红军指战员就是凭着坚定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指战员以常人不可想象的勇气和毅力,与大自然进行了一次次人力与天力的较量,并征服了大自然。就是凭着这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精神一步一步走到了哈达铺、走向了胜利。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法宝。长征初期,红军按“铅笔画好”的路线艰难前进,损失惨重。在贵州遵义枫香镇的苟坝村,深夜,担忧革命前途的毛泽东,提起马灯,沿着崎岖的小道,找周恩来详陈利害;四渡赤水、在哈达铺发现了报纸,得知陕北有红军后调整战略方针,声东击西,佯攻天水,北渡渭河,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灵活转变战略战术。长征的胜利,是对敌斗争的胜利,是同党内错误思想斗争的胜利,也是实事求是的胜利。从在云贵川边境发展到建立川西北根据地,从转向川陕甘到将陕北苏区确立为未来中国革命的中心……红军何去何从的问题,即便在遵义会议后,也一直随形势变化而不断修正。坚持实事求是,不等于一成不变,而要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忽南忽北、即打即离的战争智慧,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住变化中的不变。 顾全大局、紧密团结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万里长征,红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险阻,物资极度匮乏,环境极度恶劣,敌人极度凶残,红军是靠什么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呢?毛主席说:靠的就是全党全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紧密团结。这种团结表现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和红军的斗争上。1935年9月张国焘公然分裂党和红军。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与张国焘进行了坚决斗争,他说:“现在弄成两个中央,被敌人知道了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只能使亲者痛,仇者快”。跟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的朱德则义正辞严地指出:“中央北上的路线是正确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是不会成功的”,并积极指导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同张国焘的错误作斗争。这种团结还体现在艰难困苦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互帮互助上。毛泽东除了几个星期生病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里和普通战士一样在步行;朱德总司令多次把伤兵扶上自己的战马,自己却徒步前进;长征途中,周恩来亲手把伤员轻轻扶上担架,唯恐别人的手用力太重。长征的漫漫征途,是一条凝结战友深情的道路。寻找野菜,为了防止野菜中毒,大家都争着抢着去尝,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了能让战友胜利到达目的地,自己就是死了也值得。行军途中,有人负伤了,病倒了,大家就争着抢着去背、去抬,搀扶着一起前进,不让一个战友掉队,团结友爱、患难与共,这些在生死考验中升华的战友情谊,成为激励红军官兵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强大武器。 在哈达铺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也体现出主要领导人对干部的关心,会议上毛泽东说: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对干部优待不够,现在的干部是精华,应该注意保护”。张闻天在发言中强调:要爱护干部,有的老同志有能力,但人拖瘦了,现在有马的,不必取消。 尽管参加长征的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够坚定政治立场,绝对听党指挥,以党和革命的根本利益为重,自觉服从大局,互相配合支持,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依靠群众、艰苦奋斗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深厚根基。人民群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所需要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赖于广大民众源源不断地供给。长征之前,毛泽东就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红军长征经过甘肃时注重宣传和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藏族、回族等民族地区留下了许多讲规矩、守纪律的历史佳话。红军进入哈达铺后,中央通令各部队再次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时制定颁布了《回民地区守则》。红军认真贯彻这些民族政策,加强同回族群众的联系,回汉民族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无比融洽。总政治部通令各个伙食单位,请驻地周围人民群众餐,同群众共建“鱼水之情”。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僻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物资极其匮乏,红军每到一地,始终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和工作方法,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保证了党和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 军纪严明、关爱群众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红军之所以历经千难万险而无坚不摧,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得到广大人民的真心拥护,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心中。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和支持红军,则是红军严格执行着爱护群众的铁一般的纪律。这一史实,在红军经过哈达铺时体现得十分突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红军到来之前,受国民党的反面宣传,当地群众以为红军和历史上的旧军队和土匪一样是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恶魔,四散逃往深山老林躲藏。而红军到了哈达铺地区后,对群众关爱备至、秋毫无犯,亲如家人,使广大群众深受感动。纷纷回家,积极主动地参加红军组织的各种活动,接受红军宣传的抗日主张,很快军民打成一片,支持红军、拥护红军一时成为当地社会的主旋律。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当地老人谈及红军时还一致认为,红军到哈达铺时即已得天意,国民党不可能战胜共产党。天意者,即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古往今来不可辩驳的定律。红军在哈达铺的军纪与军民关系,曾留下了红军长征史上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当地秀才诗人张炯奎的《咏红军》诗及小序最具代表性。《咏红军》在诗注中说:“红军一至岷地。军令甚严,一切奸淫掳掠之事,查禁尤切,凡遇贫寒之家,体恤周至”。“自古大军,虽云严明,比之红军,不及万分,一路赞扬,非谀语也”。 仓黄无计欲何之,正是闻风落胆时。 只道伤残同列寇,那知仁义胜王师。 人言掳掠皆虚语,自毁潜逃反失资。 瞥眼雷霆惊震后,听来一路赞扬辞。 这种严明的军纪维护的军民关系,在杨定华的回忆红军在哈达铺时的文章中有更详尽的描述:“大概当地人民对红军有了实际的认识,对红军的军纪及红军对人民亲热的关系,都有莫大的好感,所以对于红军的离别,仿佛有点难舍难分的样子。”“红军能获得老百姓如此同情,我想不仅靠他们抗日救国主张的正确,而且靠他们的实际行动。比方我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别的军队中是绝对不会有的:我们队伍集合完毕之后,立刻由各部队自行派出纪律检查员和政治部纪律检查队,到各部驻过之房舍检查。检查完毕并立即向集合之部队宣布检查的结果。我还记得当时有两个连队宿营地未打扫,有一个连队借了锅头用了未洗干净,有一个民工买了鸡子少给一毛钱予老百姓。纵队司令员听了之后立即命令犯纪律的连队首长派人回去打扫,少给的钱,一时虽查不出是哪个民工少给的,也由政治部垫补出来。红军这样去注意纪律问题,由此可知老百姓同红军关系好的原因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对长征和长征精神进行了系统论述。他深刻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我们今天要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掘长征精神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烈先进事迹,把长征精神的精髓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不懈奋斗。